消息
NEWS
7月23日,位于成都武侯區望江路的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舉行了開館儀式。成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包惠、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甘霖、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等省市領導參加,汪勁松校長主持儀式。
四川大學博物館擁有歷史文物8萬多件,包含書畫、陶瓷、美術雕刻等32個門類,自然標本近百萬份。新館展陳體系由基本陳列、自然專題展、藝術專題展和臨展特展構成,金大陸展覽承擔了四樓藝術專題展及負一樓4D影院的設計與制作任務。
四川大學博物館
MUSEUM OF SICHUAN UNIVERSITY
川大文脈,存古開新
四川大學博物館是中國西南地區建立最早的博物館,也是中國第一座綜合性大學博物館,享有“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館”的美譽。經過三年的整體設計、擴建、修繕、布展,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煥然一新,將世界級大學博物館的風采呈現給觀眾。
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,展廳面積上萬平方米,依托現有的四川大學博物館和四川大學自然博物館,以自然與人文為經,以科技與教研為緯,旨在打造國際一流的開放型綜合博物館。
設計思路
DESIGN IDEAS
散點化布局,復合式展示
在建筑美與藝術美相協調的藝術空間,保持建筑的坡屋頂結構,追求整體風格的協調。展示空間采用亮調性,凸顯藝術品本身的美感,努力打造一個展品與建筑完美結合的藝術空間,以實現古典藝術與現代審美氣息的契合。
項目展示
PROJECT PRESENTATION
藝術專題展在新館的四樓,由古代工藝、書畫藝術、織繡藝術三部分組成,展示了百余年來博物館通過采集、發掘、購買、 接受贈予等各種方式收集的大量精美,具有不同時代特點和地域特色的工藝品,展現了中國古代造物之精巧。
01 / 天與工巧—工藝美術展
走入藝術專題展廳,首先是“天與工巧—工藝美術展”。展廳透過天窗引入自然光,體現了綠色和低碳的設計理念。各種專用展柜和前沿技術的運用,充分展示出文物展品的美學價值和背后的故事。
大量詳實的實物展品,包括采用的高科技互動手段,以及立體組合的解讀系統等,均為復合式、組群化設計。特別是展托也是采用模塊化組裝單元,便于靈活組合和展品更換。
展廳還設計有鼻煙壺滑動屏查詢系統多媒體展項,將透明觸摸屏鑲嵌在了展柜外側滑軌之上。觀眾在觀看展柜內鼻煙壺實物時,滑動屏滑到哪里,屏幕就會出現對應文物的介紹信息,實用而便利。
02 / 翰墨書香—書畫藝術展
再向里走是“翰墨書香—書畫藝術展”,序廳以墻面、門洞和格柵構成。其中,門洞為LED燈光結合異形剪影而成,透過門洞看內部空間,若隱若現而極具朦朧感。
順著頂部結構延伸至展廳內部,視野豁然開朗。展廳設置的組合展柜,使每期展覽都能盡顯文物全貌。特別是滑動屏查詢系統多媒體展項的運用,強化了觀眾對展品的認知和體驗。
展廳中心區域設置有5米高的地中精品通柜,展出的是重量級展品——張大千的《黃山松云圖》軸。觀眾身在其間不但能以更廣闊的視角,領悟書畫藝術“氣韻生動”之美,而且還能感受到無與倫比的視覺震撼。
穿越時空的“對畫”游戲互動系統展項,也是由LED和DID組成。當觀眾觸摸下方的觸摸長桌時,既可查詢相關書畫的作品信息,也可將參與描繪的古代人物、動物或房屋的圖像甩屏至上方的屏幕畫軸之上,對書畫進行二次創作。
03 / 尺幅寸心—服飾藝術展
展廳最里面的是“尺幅寸心—服飾藝術展”,兼具實用和觀賞功能的中國古代印染織繡,構成了端莊、綺麗的光影空間。從明至暗的過渡,更是增加了觀眾觀展的視覺舒適感。
回環的空間設計,以及展板與隔墻巧妙穿透,不但使展廳內部的光影得到更好地延展,更使織繡的華麗精美得以充分地展現。
巨型觸摸屏多媒體展項的運用,使觀眾在欣賞服飾藝術的同時,還可通過虛擬裁剪設計衣服進行互動。古人服飾穿佩復雜的步驟與繁復的技藝,反映了匠人的精湛技術。
織繡動畫弧幕展映系統展項利用三臺投影打造出沉浸式弧幕,通過動畫演繹織繡的發展和流行款式、紋樣的詳細解讀、古絲綢之路的構建,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建設“新絲綢之路經濟帶”的戰略構想。
04 / 4D影院
針對負一樓場地的特點和需求,以30人為標準采用環幕動感4D影院系統和投影機放映方式進行設計,充分體現出影院主題突出、科技含量高、效果逼真和畫面沖擊性強的特點和優勢。
結 語
EPILOGUE
撫往思今,百年華章
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是由成都市與四川大學共同規劃建設,充分發揮市校雙方資源優勢,在現有四川大學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改擴建基礎上,打造的一個以展示人文、自然資源為主的綜合性開放型博物館群。
在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來臨之際,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開館試運行。經過百年的砥礪前行,作為成都和四川的文化新窗口、文化新名片、文化新客廳,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必將助推四川和成都文博事業的高質量發展,并大踏步向成為更加開放的世界文化名城新地標努力邁進!